茶中奇珍--三叶虫茶
【中国广播网尚茶频道7月24日讯】:
我国是茶叶生产大国, 名茶辈出, 声誉中外, 西湖龙井, 君山银针, 太湖碧螺, 黄山毛峰, 庐山云雾, 祁门红茶, 云南普洱等等, 然而,在湖南省城步县的有一种风味独异、制作奇特、似茶非茶的茶中奇珍------三叶虫茶却鲜为人知。
据史料记载,三叶虫茶在我国民间已流传数百年之久。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本草纲目》载:“此茶装笼内,蛀虫也,取其屎用。”清光绪《城步乡土志》载:“茶有八峒茶,略可采用。亦有茶虽粗恶,置之旧笼,一二年或数年,茶悉化为虫,余名为虫茶,收藏耐久,大能消痰顺气。”
三叶虫茶是集药用和食疗保健于一体之饮料,其营养价值亦高于普通茶叶,该茶富含茶多酚、单宁酸、维生素、锌、钙、铁、磷、镁、锰、铜等多种天然功能性营养素以及赖氨酸、蛋氨酸和色氨酸等19种人体经常需要补充的必需氨基酸。其钙含量和氨基酸含量分别是常规茶的2.14倍、3.5倍。此外,三叶虫茶还含有一般茶叶没有的昆虫激素和止血物。茶汁清亮芳香可口常饮不厌,经常饮用,能止渴提神、降压利尿、健脾养胃、收敛止血、祛脂美容等功效。对慢性肠胃疾病也有特别好的疗效,据湖南省中医学院专家临床试验表明:用该茶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有效率达90。4%。
神秘的三叶虫茶走出苗岭而出名是在清乾隆五年,粟贤宇,杨清保举义旗反抗清廷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被清廷血腥镇压后,清廷于是在长安坪设置长安营,移宝庆理瑶同知署至此,常驻旗兵千余人。驻守长安营的旗兵多数是北方人,初到南方不适应亚热带的高山气候,又加上水土不服,大批官兵突患怪病,高烧不退,上吐下泻,用尽各种药物总不见好转,一个多月病死近百人。这种怪病传染迅速,高烧三五日必定死亡,疑似现代的伤寒。刚埋葬一批,另一批又患病了,军营中一片恐慌。当地一些好心的苗侗老人担心这种怪病会蔓延到苗侗民间,又见满族官兵们十分可怜,于心不忍,于是,他们将民族仇恨埋于心底,用三叶虫茶泡开水送给患怪病的官兵们喝。病急乱投医,患怪病的官兵们顾不上那么多,连续喝了几大杯后竟奇迹般的退烧痊愈,苗侗老人用三叶虫茶救活了染病的大批满族旗兵,扑灭了当时的瘟疫,又缓和了民族矛盾,在当地传为美谈。这一重大发现引起了理瑶同知署最高长官的密切关注,于是下令在长安营苗侗民间征集这种不知名却十分神奇的“仙茶”给广大官兵作预防药用,并将三叶虫茶样品及奏折用快马飞报京城。乾隆帝、众官员及太医们试饮了这种虫茶后,觉得口感不错,色味俱佳,是防治瘟疫的“仙茶”。在众官员及太医们的建议下,乾隆帝下旨令长安营每年须送一定数量的三叶虫茶作为贡品进京供太医及官员们饮用,直至清宣统元年才停止虫茶的进贡,城步三叶虫茶作为贡品进京前后长达170年。
鉴于“三叶虫茶”的奇效,中外名人对它产生了兴趣,早在解放前就出口东南亚及欧美各国。据说,著名画家张大千先生,在1930年为了给他的母亲做70岁大寿,专程到城步县购买“三叶虫茶”作为寿礼敬献。待至寿日,张大千先生又向前来祝寿的40余位亲友赠送了“三叶虫茶”,作为礼品纪念。半个世纪过去了,画家购买“三叶虫茶”的故事仍被人们传为佳话。(记者:黄梓莹)
http://tea.cnr.cn/showinfo.asp?id=1794